免费小说网 > 历史 > 我有三千深情 > 我有三千深情 第86节
  王晏之:“……”
  “还有扶光,你也是,当初抱着我苦苦哀求。”
  谢扶光:“……”
  “现在退婚的机会就在眼前,你们确定不要抓住吗?”
  两人:“……”
  谢扶光从未想到,母亲的嘴竟然这般利。
  饶了他们吧,他们真的知道错了,在说下去,他整个人都要熟了。
  在所有人都沉浸在看好戏的心情中时,却见王晏之掀起衣摆跪地一拜,又拉着谢扶光一同跪下,“晏之自知此事处理不当,好在有惊无险,虽有所误会波折,结果却皆大欢喜。”
  “有王谢百年通家之好,才有晏之与谢小郎君这段缘分,还请父亲母亲,伯父伯母成全一二,让这段缘分,成就最后一点,圆了这场锦绣良缘。”
  简而言之,言而总之。
  他要成亲。
  现在!立刻!马上!
  作者有话要说:
  不仅不退婚,还要立刻结婚,今天小王同学的脸皮厚度也是极优秀的。本来想完结结果没写完,那就还是明天完结吧。
  ——
  第59章 锦绣良缘完
  在得知谢扶光便是他要娶之人时,王晏之便知道,自己和谢扶光已经把脸丢尽了。
  既然如此,那还要脸面做什么?干脆再无耻一点,他就要成亲。
  什么退婚,他没说过,也不承认。
  他的未婚夫郎就是谢扶光,也只有谢扶光,他们本就是要成婚的。
  是啊,他们本就是要成婚的,可他前段时间做了什么?以至于现在想要成婚还要跪地请求双方父母不计前嫌。
  王晏之实在不忍再回想,只要一想,他便恨不得回到那时,将犯傻的自己给打醒。
  谢扶光跟着一起跪在他身边,脸上的热度没有丝毫要退去的迹象,他低着头,实在羞于见人。
  又担心自己开口便毁了王晏之方才的气势,斟酌半晌,也只跟着说了句:“求爹娘伯父伯母成全。”
  看着谢扶光乖乖跟着王晏之跪在身边的模样,王夫人差点就心软了,作为长辈,她极爱看到小辈们乖巧可人,生活美满的模样,谢扶光这模样,实在讨人喜欢,且她又不是那等磋磨人的恶婆婆。
  只是想到谢夫人,她便又抬头看去。
  谢夫人虽然被王晏之的厚颜无耻给惊了一下,却很快便反应过来,她问:“晏之,你不打算退婚了?”
  王晏之:“……从前是晏之不识好歹,有眼不识金镶玉,明明已经定亲,却从未试图了解,如此这般,却仍能与谢小郎君结成良缘,实乃天赐之幸,不敢随意抛却。”
  谢扶光也不傻,知道王晏之这番话其中有多少关窍,先是以有眼无珠自贬,化解谢夫人心中怨气,再表明从前过错,症结所在,又点明缘分天定,若是放弃这段缘分,便是放弃老天爷的恩赐。
  经过从前的相处,谢扶光知道王晏之信缘分却不信上天,这么说,不过是为了让谢夫人敬畏。
  这番话无论落在谁心中,都是绝妙的应对,谢扶光悄悄偷瞄身边人一眼,面上的温度似乎更烫了。
  谢夫人心中也道这小子狡黠,却对王晏之的这番应对不是不满意的。
  “还有扶光呢?怎么都是晏之在说?难不成,你和他想法不同?”
  谢扶光:“……”
  他咬了咬唇,心道当面陈情实在羞耻,谢兄……不是,晏之是怎么面不改色地说出那番话的?
  “扶光……扶光与王公子一道,从前隐瞒种种,是扶光的错,闹出这等笑话,也是我们本该如此,这婚事波折重重,如今也该让它归位才是。”
  谢夫人冷哼一声,斜睨了他们一眼,“此事你们有三错,第一错,定下婚事,却不对彼此上心。”
  “第二错,明知身负婚约,却仍守不住心,对彼此以外之人生情。”
  “第三错,明明已经互许终身,却仍对彼此隐瞒,自以为一力承担,不过是自以为是,任性妄为。”
  她越说,两人的头便越低,哪怕是王晏之,也无法在数落自己错误的人面前抬头挺胸,他是桀骜不驯,却又不是是非不分,知错不改,谢夫人所说句句在理,他心服口服。
  “我问你们,你们此时情比金坚,恩爱非常,可若是成婚后,又发现自己倾心于他人,又当如何?”谢夫人问。
  王晏之与谢扶光对视一眼。
  王晏之:“自当固守本心,不忘初衷。”
  谢扶光:“自是夫夫同心,不可亲近他人。”
  “又错!”谢夫人道。
  两人心中茫然不解,这怎么还会错?
  谢夫人看着两个年轻人道:“人生漫漫,天下英才何其多,未尝不会有令人心动之人,未必不会遇见如你们如今这般不顾一切之人,然倾慕与深爱,仍有种种不同,要学会区分,学会取舍。”
  “我希望你们能永远记得今日之事,今日之情,永远保持如今的心,那自然最好。”
  “可若是有朝一日再无可能挽回,再回不到今日,也莫要生怨。”
  “你们相识一场本就是缘,不过缘来则聚,缘去则散,不必后悔,也不必怨怼。”
  王晏之和谢扶光本以为谢夫人是刻意为难他们,此时一听却方知自己心胸狭窄,不及长辈思虑深远。
  他们深深一拜,“多谢伯母/母亲教诲!”
  谢夫人这才露出笑来,“既如此,我们便成全你们,待看你们这段锦绣良缘,又能走多长远。”
  这下不用提醒,谢扶光便笑着和王晏之齐齐一拜,“多谢爹娘伯父伯母!”
  锦绣华美,谁人不爱。
  这段锦绣良缘,终还是成了。
  王晏之想要立刻成亲,那自然是不可能的,双方父母虽不再追究他们闹出的这场笑话,却也不会让王晏之得寸进尺,日子是早就定好的,该什么时候成婚,就什么时候成婚,半点便宜也别想占。
  不仅如此,两家父母还非常严格地执行婚前不可见面的规矩,自那以后,二人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
  但人都是天生反骨,越是不让见面,他们便越想见,越想知道对方的消息。
  为此,他们想出了许多办法,例如王晏之写诗唱词,让自己的诗词在京城传唱,借由诗词来向谢扶光传递消息。
  而谢扶光也时常在宴会上有所作品,似与王晏之的诗相应对,二人以此为隐秘的交流,是心有灵犀的游戏。
  他们的婚事众所周知,因此,也有人察觉到了一点微妙的不对劲,却也只觉得二人诗词相合,像他们二人,极为相配。
  对此,王晏之和谢扶光也只是笑而不语。
  偶尔在宴会上遇见时,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他们放过孔明灯,飞过竹蜻蜓,还试过风筝,渐渐的,他们竟也得出其中趣味,不觉得不见面难熬了。
  二年春,王谢两家热热闹闹办起了喜宴。
  王晏之骑着马,谢扶光举着扇,那扇子竟也十分眼熟,与王晏之相熟之人一看,便发现那并非是婚礼常用的团扇,而是折扇,且是王晏之常用的扇子,不过如今扇面并非是从前他习惯的山水,而是缎面锦绣,艳丽夺目。
  众人纷纷心中暗骂王晏之闷骚,却又十分羡慕这场盛大的婚事。
  世人皆以十里红妆为傲,然今日谢兄这份红妆,又何止十里。
  谢扶光坐在轿上,目眼睛却微微从扇后露出,望向前方骑在马上之人,目之所及,满是喜炮炸起的红色纸片,飘飘扬扬在空中,宛如从天而降的红雨。
  到了王家,王晏之总算能光明正大地看自己的新婚夫郎,这一看,便忘了其他。
  直到有人喊道:“新郎官,你把你夫郎都要看羞了!”
  众人哄堂大笑,王晏之这才稍稍收敛视线,心中却道:失策,该回喜房再看的。
  ……似乎是真的有些羞。
  他竭力克制,才没有让自己当众笑得像个脑子有疾的傻子。
  一拜天地,拜巧妙因缘。
  二拜高堂,拜王谢姻亲。
  夫妻对拜,拜你心悦我,我倾慕你,拜携手同心,不离不弃。
  抬头时,二人四目相对,相视而笑,不曾移。
  王晏之一杯倒,拒绝了敬酒,更将想闹洞房的人关在门外,独留下他们二人。
  谢扶光放下扇子,笑着唤他:“夫君?”
  王晏之也笑着回礼:“夫郎有礼。”
  没有合卺酒,便以茶代酒。
  黄昏已过,夜幕降临。
  王晏之亲手取下谢扶光头上那支金簪,如墨青丝散落在后背,被大红婚服衬得更像锦缎。
  大红的纱帐垂落,将那无边风景笼罩其中,只能隐约窥其光影,听其声音,羞得大丫鬟小双儿皆离得远远的,除非听见呼唤,再不敢靠近。
  婚后,二人在王家过了一阵悠闲又甜蜜的日子,三月过后,他们便迫不及待收拾行李启程远行。
  那是王晏之的旅途,而如今,还要多一个谢扶光,那也是谢扶光一直期待的未来。
  对此,无论是王家还是谢家,都表示管不了这两人,唯一的要求是每月有家书,每年至少在京城住两月。
  他们当然没意见。
  马车上路,谢扶光期待地问:“夫君,我们这次要去哪儿?”
  王晏之扇子一扬,“自然是扬州,好歹出来一番,怎能不回咱们定情之地?”
  说到扬州,谢扶光倒是想起来一些事,“梦楚姑娘他们如何了?”
  “她立了功,朝廷自然有所嘉奖,特放她良籍,赏她金银,且她也已经找到父亲,父母相聚,已是大幸。”
  这倒也是。
  谢扶光看他,“夫君,为何朝廷谁都赏了,却没赏你?”
  王晏之悠悠道:“不是没有,而是我没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