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小说网 > 历史 > 长兄在上(重生) > 长兄在上(重生) 第35节
  他从来没有和幼妹说起过自己的梦,但是幼妹的梦境却和他的梦境有重叠的地方。
  也就是说,他做的梦很有可能是真的。那么,幼妹做的梦也是真的。
  马车里突然安静下来,耳边是呼呼吹过的风,马车内两旁的帷帐偶尔被风吹的往里鼓起来。
  空气里便带着夏季的炎热,和麦子成熟后特有的淡淡香味。
  顾慎背靠着车壁闭目养神,他外表看起来还是淡然宁静的,心内却早已泛起惊涛骇浪。
  幼妹会死在八岁那年?
  幼妹很可能不是母亲的亲生女儿?
  而白薇才是母亲的亲生女儿?
  幼妹适才那样的言之凿凿,几乎是确定白薇就是母亲的亲生女儿了……她为何会如此确定?难不成幼妹提前知道些什么,不过是一直忍着不说?
  有些事情是不容许推敲的,一推敲,疑心就藏不住了。就会翻来覆去的想事情发生的原因和可能会出现的结果。
  “长兄?”顾熙儿见顾慎一直不言不语,心里莫名有些害怕。
  她伸手去拉顾慎的衣袖,“长兄,你怎么了?”
  顾慎低头看幼妹的小手,明明马车里昏暗,他却看清楚了她脸上的无措慌张,还有对他的依赖。
  他轻轻叹气,觉得自己不应该疑心幼妹,无论是因为什么。更何况这事情还只是他的想象,到目前为止,没被证实过。
  如果梦境有一天会被证实,那也必定是点点滴滴调查过的结果。
  他总要先去调查,而不是先去怀疑。
  从驭座传来胡俞的声音,“少爷,前面就是青溪县了……咱们是先住客栈,还是吃了晚饭后连夜赶路?”
  “先找间客栈住下,明日再赶路。”顾慎又吩咐胡俞,“若到了县里碰到有难民,咱们有什么就给些他们什么,尤其是吃的。另外,不可招惹他们。”
  既然决定了要回去燕京城,也不在乎一时半会,连夜赶路虽然走的快一些,但也挺累的。大家睡觉也睡不好。
  胡俞应“是”。
  夏夜的星空很美,星星一闪闪的,像极了宝石。
  远在瑶山乡的白家人,这会儿的心情正跌宕起伏的厉害,还有些不可置信。
  白婆子拿着孙女递给她的一百两银票看了又看,再一次询问道:“小薇,真是熙儿给你的?”
  白薇点头,又拿出藕荷色绣荷花荷包给白婆子看,“熙儿就是把银票放到荷包里的,还有一张纸条。”
  “什么纸条?”白虎子伸手问妹妹要,“拿来我看看。”
  他幼年时读过几年私塾,虽然不是读书的料子,但大部分的字还是能认得。
  白薇顺从的把纸条从荷包里拿出来,递给白虎子。她不识字,原本也是要让哥哥帮她看看纸条上写了什么。
  “小薇,我要走了,这一百两银子留给你用吧。可以给伯母治病,你们也可以修一修房子。我家就住在燕京通州琉璃胡同,你要记得给我写信来,我也会给你写信的。还有,你要记得我给你说过的话,不要忘记。”
  等到白虎子念完了。
  白婆子想了一会儿,说道:“熙儿不过一个小姑娘,出手便是百两银子,可见顾家应当是燕京的大户人家了。”
  她其实也想不到顾家会是什么样的大户人家……只是觉得顾熙儿出手太阔绰了,反而让人心里不安。
  白虎子倒没有计较那么多,他又把纸条还给了妹妹,“我觉得顾熙儿挺好的,她才见了妹妹一面,就对妹妹如此好,可见她的心地是十分好的。”
  “是。”白薇附和哥哥:“熙儿人很好的,对我也很好。”
  熙儿还送给自己一攒盒糕点呢,那攒盒就很漂亮了。
  “不知道怎么回事,我总觉得熙儿这孩子心思有些多……”杜小花的声音从东屋传来,“她是很单纯可爱,人也很好,但是对我们太好了……就别有用心似的……”
  她说完又感觉自己不知道好歹,顾熙儿兄妹俩给他们家足足一百二十两银子啊,她活这么大都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钱。
  这一百二十两银子,或许在镇上买一套房屋都用不完呢。
  白松蹲在堂屋的门坎上抽旱烟,闻言呵斥妻子:“那小姑娘才几岁,她心思能多到哪里去?再者,像咱们家这样穷家破业的,人家能别有用心什么?”
  他是老实人,听到儿子刚才念纸条上的话,就一门心思认定顾熙儿是个好人了。口口声声的留下银钱给妻子治病,妻子反而说人家不好。
  杜小花语噻:“相公,是我说错了。”
  她也就是随口一说。
  白薇却在想纸条上写的最后一句话。
  熙儿和她说了许多话,让她不要忘记什么呢?难不成是要帮她找亲生父母这件事情吗?
  顾慎等人在客栈歇了一夜,一大清早就又起来吃早饭赶路了。
  顾熙儿没有睡饱,看起来恹恹的。她早饭吃的也不多,上马车的时候还特地拿了个肉包子。
  “怎么困的如此厉害?”顾慎让幼妹靠着自己坐下,“夜里没有睡好吗?”
  “睡好了。”顾熙儿打呵欠,“但还是很困。”
  她找到了白薇,又把一直藏在心里的事情告诉了长兄,虽然隐瞒了一些,但到底轻松了不少,甚至感觉给自己装在肩上的担子都卸了一半下来。所以昨夜睡的就很踏实。
  作者有话说:
  这章挺难写的,我写了好久,删掉又重写。
  大家看出这么多章也能看出来,熙儿不是个完美的,甚至不那么聪明,她太局限于一心要找回白薇了,有些作茧自缚,但是她就是这样的人,内心很柔软善良。谁对她好,她就加倍的对谁好。她也会慢慢成长起来的,需要一个过程,大家要耐心等一等她哈。
  ? 第37章
  “要不, 你再睡一会儿?”顾慎拍了拍自己的双腿,示意顾熙儿:“可以枕着。”
  顾熙儿摆摆手, “长兄, 不必了。我和栀子玩会翻绳就不累了。”
  自从和顾慎“坦白了心事”后,顾熙儿以前的活泼劲又回来了,只是看着精神很不济。
  栀子闻言从上衣口袋里拿了翻绳出来, 笑眯眯地:“小姐,您先。”
  主仆俩你来我往的,倒也玩的高兴。
  马车出了青溪县, 绕过临安城的路线, 直奔冀州的边界去了。这是胡俞昨夜和顾慎商量出来的结果,虽然回去燕京的路程绕远了许多, 但路上没有了灾民, 人身安全总归是多了保障的。
  六月的天,太阳火辣辣的炙烤着大地,炎热极了。
  连迎面风吹来都是热的。
  马车里闷热, 顾熙儿待得很不舒服, 她也不玩翻绳了, 撩起帷帐往外看。远处是连绵不断的群山,大大小小的,一座紧挨着一座。半山腰还种了许多笔直挺立的松树, 细细尖尖的叶子, 四季常青。
  他们出行一路都走的是官道,很是平坦宽阔。
  太阳照在顾熙儿脸上, 不多会儿, 她就觉得难受起来。
  她立刻放下帷帐, 坐到顾慎身边去, 恹恹地:“长兄,咱们什么时候能回到燕京呀?我想母亲了。”
  “日夜兼程的话,大概也到七月上旬去了。不然就是七月下旬或者到月底。”顾慎拿了汗巾给幼妹擦她额头上的汗,又吩咐栀子用扇子给她扇风。
  “那要好久。”顾熙儿索性靠在顾慎肩膀上,她小小声说道:“……我此行是瞒着母亲出来的,也不知道母亲心里是怎么想,肯定有在怪我。”
  “怪你?可能也有吧。”顾慎笑了笑,“但母亲应该更多的是担心你。”
  顾熙儿心虚起来,她想起母亲对她是多么的好,“都是我不好,太不乖了。”
  “你知道就好。”顾慎并不是责怪幼妹,只是语气有些悠远:“以后万不可再随心而为了,有什么事情不方便和父亲、母亲说的,就和我说。我总是护着你的。”
  顾熙儿应了“好”。
  她倚靠着顾慎坐的安稳,就算马车不时有颠簸也不怕,就像顾慎说的,他总是护着她的。
  耳边充斥着知了和不知名鸟儿的鸣叫,一声声高低错落,清脆又响亮。
  马车刚进入冀州边界两日。顾熙儿就中了暑气,到底是她年纪小,来日的奔波让她的身子骨吃不消了,一连串的低热、恶心、嗜睡、浑身乏力等等,接踵而来。吃了汤药也不见效。
  顾熙儿病着,顾慎也是心急如焚,奈何病去如抽丝……不过几日,兄妹俩就都瘦了一圈。
  顾熙儿是吃不下饭,勉强吃下也很快就吐出来。
  而顾慎是忧心焦虑,跟着也吃不下饭。他到底是个少年,虽然素日里也很是疼爱顾熙儿,但顾熙儿多由宋氏在照顾,什么头疼闹热的……他其实没有照顾病人的经验。依他在顾家的身份,也多是由别人来照顾他。
  马车就这样走走停停的,到了七月底,终于抵达了燕京。
  宋氏得了消息,早早的领着宁妈妈、白兰、杜若、杜鹃等人在府门外迎着了。她看着长子抱着女儿下了马车,眼圈登时就红了。
  “慎哥儿,熙儿这是怎么了?”宋氏上前几步,看着病弱的女儿,又是心焦又是疼惜。
  “她病了一路,近几日才好了些。”顾慎把幼妹放在地上,拱手给母亲见礼。
  他身穿半新不旧的天蓝直缀,风尘仆仆的,尽是疲惫。
  顾熙儿也上前去搂宋氏的双腿,软软糯糯的唤“母亲”,又和她撒娇:“我好想您。”
  她自懂事起还从来没有离开过宋氏这样久。
  宋氏的泪水夺眶而出,附身把女儿搂在怀里,边哭边骂:“你这个小混账,一声不吭就敢偷偷的跑走,非要去外面游赏。是了,我和你父亲初开始是不同意你去的,但是你哀求几日,我们难道还能不允你?”
  她双手都在发抖,又是后怕又是后悔,“再者,那外面有什么好的,你要是丢了怎么办?母亲还活不活了?”
  儿子女儿一走,她整个人魂都没有了,浑浑噩噩的在家等待着,就盼着他们能早日回来。
  杜鹃和杜若也跪在顾熙儿身侧,眼圈红着:“大小姐,您可回来了。”
  若是大小姐在外面出了什么意外,她们的命怕是也保不住。
  栀子背着个小包裹就站在顾熙儿身后,她见到杜鹃和杜若连头也不敢抬,直盯着自己的鞋尖看。
  她如今胆怯的很,生怕被夫人责罚。
  “母亲,我错了。”顾熙儿也呜呜咽咽地哭:“我往后再不离开您了。”
  宁妈妈也拿着帕子擦眼泪,又劝宋氏:“夫人,大小姐还病着,咱们赶紧进去吧。”
  宋氏缓了好一会儿,她弯腰抱起女儿,还是幼时抱她的姿势,让女儿坐在她臂弯里。
  顾慎说道:“母亲,我来吧。”
  “……母亲,我可以自己走路的。”顾熙儿怕宋氏累着,也不想让她抱。
  宋氏哪里肯依,她放在心尖上的宝贝终于回来了,简直想时时刻刻搂在怀里。
  她转身往府邸里走去,又和顾慎说道:“你先回去碧落院洗洗澡,换身衣衫,再好生歇一歇。等到晚饭前再过来瑶光院,咱们一起去幕斋堂给你祖母请安。”
  顾慎应“是”。
  他走之前还摸了摸顾熙儿的额发,叮嘱她:“要乖乖听话,不许惹母亲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