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小说网 > 历史 >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第343节
  “你说你妈躺那是因为她进来时有床。我爸吐到整个人不行的,在椅子上坐不住。医生你不信的话,你到外头看看是不是我爸情况比她妈严重!”男人快气疯了。
  “你们这样说,我家孩子怎么说。他高烧不退。医生,你可以听见外头的哭声,那是我家孩子在哭啊。”病童奶奶手摸着眼睛,好像自己孙子要病死了一样。
  所以说,急诊病人比门诊病人难应付多了,是巴不得把一个医生撕成几个医生。
  实事求是点说,分诊护士是会根据病人来时的症状先采取一些对应的措施。譬如,尚好的病人叫他坐椅子,实在是不行的,要先给她张床躺躺。
  辛妍君心里头在考虑着。
  今晚这个情况主要棘手在这些家属每个皆是硬脾气,属硬碰硬,让医生想在中间调和下很难。尤其现在事实真相陷入了一种罗生门的状态,真不知道这群人是谁先来看病的。
  “老师,要不这样,我先去外面看看那个患儿的情况。看看孩子是不是需要通知小儿科医生下来帮忙会诊。”谢婉莹给老师提出建议。
  辛妍君立即懂了她的意思,赞赏地给她一记目光:嗯,够冷静的,而且抓住分化的重点了。
  现场是这三家人吵的最厉害。只要把这三家人安抚搞定,其他病人和家属不会跟着焦虑情绪上涨,尽快把矛盾进一步在这里爆发的机率降为零,这对医生来说太重要了。
  第1214章 这是个悲欢离合的地方
  “行,你去。”辛妍君爽快地答应,让她单独去外面看病童,有事再进来及时汇报。
  病童奶奶望着谢婉莹,只要有点眼光的家属能从她胸牌看出她只是个医学生,于是有点儿担心起来。“奶奶,你过来和我说,你孙子叫什么名字?是哪本病历?有情况我帮你联系小儿科医生。”看出家属的顾虑,谢婉莹主动向老人家招下手说。
  听明白她这不是给她孙子看,是帮传达给上面的医生知道。病童奶奶放心了,匆匆忙忙走到办公桌边上了,报告:“我孙子叫做魏伟。”
  好,找出病童魏伟的病历了。谢婉莹把病历拿在手里时,帮老师对争执得最厉害的阿姨和男患者家属说:“阿姨,外面躺着的奶奶可能需要先量个血压测个体温挂个点滴,我们安排护士先给奶奶抽血和打上针好不好?”
  嗯嗯。这名高血压患者家属势必经常陪病人跑急诊室的,否则不会有男人指出的她们做的先放病历取巧排队的事。只有熟悉这里急诊门路的家属才知道要这么做。
  谢婉莹这话无疑切到这位患者家属的心头所好了。只见阿姨不像之前急吼吼坚决说不要不要。
  辛妍君知道,自己这个聪明绝顶的学生两句话再次抓到重点了。
  在医生这里看完病只是第一步,后面要拿药等待护士打针上药,同样需要漫长等待。现在能几步治疗同时进行,不用每一项都排队,家属不反对了是可以预见的结果。
  “你扶你爸进来。”立马抓住机会,辛妍君对最后的男性患者家属说。
  围观的其他病人和家属,见到这里可以心安。只要前面病人搞清楚了怎么排队,后面会轮到他们看病的,不需要再焦虑。
  接下来,大部分病人及家属退出去了。辛妍君翻了翻老太太的病历阅览病人的过往病史以及现测的血压值,喊来护士,开了医嘱让其去给外面躺着的老太太抽血打针。阿姨跟着护士出去了。
  2号病人家属那个男性家属,把自己腹痛呕吐的父亲扶进诊室。
  秋季呼吸道疾病多,许多呼吸道疾病属于传染病,谢婉莹戴上口罩和手套,让患童奶奶带路。
  沿路可以听见急诊室里响起阵阵哭声。但是,绝不是这个奶奶说的只有她家孩子在哭,哭声此起彼伏,哭的人不止是孩子,有大人。
  医院急诊科本就是一个人世间悲欢离合最集中的地方,哭声,很常见。
  况且,患童奶奶说自己孙子哭,谢婉莹扫一眼病历封面上的病人年龄,这奶奶的孙子写着十岁大。十岁大的孩子哪可能来医院又哭又闹。只能说老人家是故意夸大孙子病情,目的只有一个,希望能让医生重视,希望能早点看上病。
  走过去,见急诊过道里的长板凳上一个小男孩歪坐着,脸色疲倦。穿的小学生蓝白相间的校服,领子里圈着红领巾,身边放了个蓝色书包。估计是放学后直接被奶奶带来看病的,没来得及换衣服。
  第1215章 常见病要一一排除
  “他是我孙子。“病童奶奶给医生汇报事发经过,”学校的老师说他感冒发烧。我去接他的时候才从老师口里知道的。早上我们送他去学校的时候他好好的,没发烧。不知道他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事情。他爸爸妈妈上班不方便,让我先带他来医院开药。”
  听家属讲述情况,谢婉莹蹲下来,和孩子的头平齐,方便观察孩子的面色和呼吸。
  男孩鼻孔里流出点鼻涕,好像有打喷嚏,眼红红的,声音沙哑,发着烧没什么力气,是像感冒。
  对于发烧的病人,分诊护士肯定先给一根体温计量体温。谢婉莹转头问老人家:“体温计拿出来了吗?”
  “体温计?哎呀,我忘了。”患童奶奶的手打了下自己的额头。
  陪孩子来看病的老人家,年纪大容易忘事,记不住医生护士交代的细节。孩子腋下夹的这根体温计,预计时间早超过护士交代过的十分钟时限。
  这个事不能抱怨护士。三甲医院的急诊护士是忙到,负责坐在分诊台的护士一有空需要帮其他同事去给患者打针,后者情况比盯着患者量体温这种事更急。反正到时候医生给孩子看病,会问及体温,不会完全忘掉这个事。
  “没关系。”谢婉莹安慰下奶奶,自己伸手轻柔地从孩子腋下摸到那根夹着的体温计,取出,对着日光灯读取上面的水银度数:三十九度六。
  可以重新再测一次,但数值应该偏差不了多少。总之千万不要烧到四十度以上。
  三十九度六靠近四十度了,对人大脑的活动有影响。男孩因此有头疼,头昏脑胀的症状,不太能回答医生的问题。
  没有问孩子,让孩子多休息,谢婉莹从口袋里掏出听诊器,给孩子听听肺,排除下肺炎。
  病毒性感冒最怕的并发症是肺炎。一旦诊断肺炎,不用多说,肯定需要住院。住哪个科室,不一定是去小儿科。因为国协没有小儿内科,却是有可能被收进他们呼吸内科。好比当初她在普外二,在没有可以转过去小儿科治疗的条件下,这些科室会根据专科病收治范围收一些儿童病例入院。
  给男孩听完肺,孩子的肺部情况尚好。孩子咳嗽不见很严重,没有气喘,没有胸痛。
  谢婉莹从白大褂口袋里再掏出了医生看病的两样法宝:棉签以及手电筒。
  “魏伟同学,来,张开你的嘴。”
  听见有人喊自己的名字,男孩抬起头,见到眼前医生姐姐笑吟吟漂亮的大眼睛,好像精神都得到了不少安慰。
  十岁的孩子是能配合医生了,男孩张大嘴巴。
  没有压舌板,谢婉莹用两根棉签代替压舌板,给孩子压压舌头,一根棉签压的面积是不太够,所以需要两根棉签。
  另一只手举起手电筒,借助手电筒的光,察看孩子口腔内。
  不要以为医生只是照喉咙,优秀的医生会顺便重点观察患者的口腔粘膜等情况。对于孩子来说,急性咽炎引起的发烧是比成人少见很多。儿童急性扁桃体炎在孩子群中是常见,需要重点排除。其余的,一些有可能会出现在现在社会里比较少见的疾病,同样需要医生警惕和留意,譬如麻疹。
  第1216章 检查要做仔细
  麻疹减毒疫苗在国内属于免费的强制性接种项目,国民大部分在小儿阶段已经接种完毕。
  普遍接种让国内麻疹发病的人数大幅度减少。无奈有些人群属于个体差异,打了疫苗一样会发病,只是症状相对没打疫苗的轻些,基本属于中轻型症状。
  即便如此,及早发现并准确诊断出疾病肯定对患者最好。谨慎的医生会把所有常见重点疾病给患者排查一遍。
  麻疹患者的话,会有特异性的体征麻疹黏膜斑,因此医生会检查患者口腔内的颊黏膜。
  所谓麻疹黏膜斑,是指出疹前1至2天在患者口腔内颊粘膜上出现的灰白色小点,直径大概为0.5到1.0mm,周围会有些红晕。说是麻疹特异性体征,是由于这个症状只有麻疹有,可以很大程度区别于其它疾病做出诊断。一旦检查出有麻疹黏膜斑,是麻疹的概率八九不离十了。
  谢婉莹仔细看了看颊黏膜,没见到麻疹黏膜斑。之后两根棉签继续小心压着孩子的舌头检查咽喉部。棉签代替压舌板给患者做检查,和压舌板使用的注意事项是一样的,放置的位置应在舌部前1/3与中1/3交界处的v型沟叫界沟的解剖位上。太靠前,舌根舌背压不到位太高阻碍医生的视线,没法看清楚扁桃体和咽部黏膜的情况。太靠后,会容易引发患者恶心呕吐。
  “啊一下。”
  医生姐姐这样说,男孩听话地发出“啊”的声音。
  孩子张大喉咙,加上压舌板的作用,很快医生可以看到咽喉部两侧有两团粉红色的小肉团,是腭扁桃体,我们俗称的扁桃体了。
  手电筒的光照出了这孩子的扁桃体充血水肿的现象,看似表面有白浓点出现,是急性扁桃体炎没跑了。
  “我孙子是感冒,对不对,医生?你给他开点感冒药吃。”患童奶奶在旁边着急地催医生开药开药,要赶着拿药回家做饭。
  谢婉莹没着急,放下棉签,再问问这孩子的饮食、大便小便、有无哪儿身体疼痛等情况,再看看孩子全身皮肤有没有伤口或出疹的痕迹。
  “他吃是能吃。大便有,小便有点黄。”
  综合患者家属提供的消息,整体初步诊断倾向是儿童急性扁桃体炎。谢婉莹对孩子奶奶说:“他这个情况需要抽血验血,需要静脉输液,打点滴。”
  “不开感冒药给他吃吗?”患童奶奶吃一惊,问。
  “他不是感冒,是儿童急性扁桃体炎,有化脓的迹象了,一定要打针,光吃口服药不行。”谢婉莹强调孩子的病情比较重。
  “打针?哎呀,我没有带那么多钱,需要打电话找他爸妈了。”患童奶奶拍拍大腿。
  谢婉莹作为医生没敢开口说可能让这孩子住院治疗,主要是看这家人的穿着打扮估计经济条件不太好。
  临床上大多数医生会尽可能为患者和患者家属着想,会考虑其经济情况。如果经济真的不允许的话,可以不住院尽量不让病人住院在门急诊解决。
  第1217章 此时互相推卸责任
  很简单的原因,医生比谁都不想因为钱起矛盾,也知道治病需要很多钱。
  拿出手机,谢婉莹主动跟孩子的奶奶提出:“我来和他爸爸妈妈说。”
  患童奶奶巴不得把这个烫手山芋扔出去,对她直点头:”对,要你们医生和他父母说。我是老人说不清楚的。”
  老人家带孙有自卑感,最怕自己会错意传达错老师和医生这样的人的意思,之后被儿子儿媳妇说脑子不行。
  电话嘟嘟嘟打过去,不会儿,是孩子妈妈接起电话。
  听到医生开口说孩子病的不轻,孩子妈妈意外着,质问起老人家了:“学校不是说他只是一点小感冒吗?你带他去哪儿看的病?怎么医生说要打吊针?”
  “我们是国协的。”谢婉莹给对方表明身份。
  适当时候拿医院招牌压一压,是有作用的。
  听到是国协,果然是,对方一下子没了气。老百姓谁都知道看不好的病要找国协医生看,国协医生说这样,肯定不会有错了。
  孩子的妈妈生气了,气自己儿子也气平常帮他们带孩子的老人家:“他上哪儿搞出来的病?”
  “他近来放学,跟着一堆人不知道跑去哪里玩,可能刮到风受凉了。我说过他好多遍了,要在家里写作业念书,他不听。”孩子奶奶说这话时瞪瞪眼不听话的孙子,“现在好了,搞生病了。”
  “妈,你应该提早把这些情况告诉我们。”
  被儿媳妇抱怨,孩子奶奶深感委屈:“我和你们说过的,你们工作忙没听到我说话,我知道。”
  大人全这样,孩子没事的时候什么都是好的,一有事开始互相指责了。
  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医生管不着,医生只管说明病人病情,谢婉莹给孩子的妈妈讲明:“他这个情况不能拖,越拖越厉害,再严重一点的话是要住院,或是住进icu去了。”
  医生不危言耸听的,不控制住身体的局部急性感染,到后面势必演变成为全身感染,要死人。至于花费的事,越想省钱更应该早治,而不是拖到进icu天天烧钱,甚至人钱两空。
  谢婉莹给孩子家属算笔经济账:“现在你打几天抗生素,加上退烧药,预计几百块钱内可以解决。如果住院,千元以上了。”
  医生把话说透了,患者家属脑子才不会懵。孩子的妈妈听到钱和钱的对比,毕竟是自己儿子,对婆婆说:“你听医生的,给他打针。我拿钱过去医院。你身上有多少钱先交多少钱。”
  家属同意给孩子治疗,谢婉莹松了口气,回诊室内向辛老师做汇报。
  内科诊室里头,辛妍君给外面躺着的老太太在护士去执行口头医嘱时,要先立马补充上检查单,好等会儿把血抽出来后送去检验科化验。
  护士抽完血回来给辛妍君报告说:“她左边上肢肢体麻木了。”
  麻烦,中风了。需要照脑部ct,要联系神经内科或是神经外科准备把患者收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