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沽寨下船,宋捷有种故地重游的感受。也就是几个月前,宋捷与其他战友一起攻克了这座城镇。此次谈判地点并没有设在海州,而是在直沽寨。
故地重游,宋捷看到夯土城墙上的破口已经被封上,不过墙上的那些大坑却没办法填充,凸凸凹凹的如同人脸上那种大坑一般难看。看到当时的痕迹,宋捷忍不住露出了笑意。倒不是赵嘉仁的部队故意留下这些示威,这些坑中有些是炮弹打出来的,有些坑是因为炮弹砸进墙里,那好歹也是几斤重的铁球,大家总是要将值钱的铁球挖出来回收才行。部队撤退之时自然不会修整城墙,大家没在直沽寨里面进行抢掠就已经是部队纪律严明。
看着这座被自己攻克过的城镇,宋捷感觉心里面很爽。原本与蒙古人谈判时候的不安随之消退。谈判在直沽寨知寨的办公院落里面召开,宋捷到过这里不少次,熟悉的很。
双方在院落的凉亭里面进行了谈判。盛夏时节,南方的凉亭遮挡住阳光,却能感受到滚烫的湿气随风而来。在北方哪怕是烈日炎炎,凉亭下吹着风就感觉很清爽。
既然是专营贸易,买卖什么就没啥好讨论,双方很快就在火炮这个分歧点上纠缠起来。蒙古代表是个汉人,操着一口北方口音,宋捷也能听的差不多。那个蒙古代表要求商队每年进贡火炮,宋捷想都没想,便打断了这位的胡言乱语,“一门一斤炮,八百八十斤铁,一百头母牛犊。我们这已经是把价钱降到了最低,爱买买,不买拉倒!”
宋捷二十来岁,看着愣头愣脑,开口口气又这么冲,那位汉臣脸一沉,恼怒的答道:“若是不进贡火炮,便不能和你等做生意。”
“好,不做就不做。”宋捷率直的答道。李鸿钧给宋捷的谈判授权度比较大,包括谈判破裂。李鸿钧持保守的态度,他很担心蒙古人利用这次的买卖做什么手脚。向蒙古大量出售日用品顶多是个走私逃税。向蒙古大量出口火炮,被人抓住就百口难辩。如果蒙古人态度强硬,李鸿钧觉得不做这些买卖也挺好。
汉臣瞪大了眼睛盯着宋捷,想从气势上给与压力。然而宋捷身在直沽寨,哪里会有丝毫的畏惧。他端起茶杯慢慢喝着茶,准备喝完这杯之后就起身走人。也许是看到恐吓没起到作用,汉臣开口了,“我们已经缴获了不少你们卖给李璮的火炮,你们以为我大蒙古造不出来么。”
“哈哈!”宋捷被逗乐了,他能被选上当使者是因为他逻辑学这门课学的不错,蒙古汉臣的发言让他觉得非常可笑。缴获火炮和能成功仿造火炮之间并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笑完之后,宋捷问:“若是你们造的火炮真的能和你们缴获的一样,那又为何要买我们的火炮?”
汉臣登时就呆住了。蒙古之所以需要进口火炮,正如宋捷所说,他们仿造火炮时遇到了问题。叛变南宋的刘整献上的火炮与蒙古军从李璮那边缴获的火炮都外形完全相同,还有相同的特点,不管是火炮的外壳或者是炮口内部都光滑圆润。蒙古铸造的火炮就做不到这些,浇铸出来的铁炮内部坑坑洼洼,那些大都的铁匠们为此可没少挨鞭子。
现在蒙古准备南下消灭宋国,此时在汉水上往来的宋国战船上安装的都是赵嘉仁生产的优质火炮,蒙古自产的火炮质量又如此糟糕,让蒙古不得不考虑从南宋进口火炮。
突然被一个年轻的南蛮子说中了蒙古的现状,汉臣先是心里慌乱,他定定神,故作镇定的说道:“既然你等想来我这里做生意,不进贡怎么能行。”
“那么我们可以不做。”宋捷笑道。
“不做就不做!”汉臣怒道。
宋捷也不再废话,他起身说了句“告辞”,带着随行人员就走。汉臣登时傻了眼,大汗忽必烈的要求是一定要购买到火炮来进行炮手训练,这眼瞅着就谈崩了,回去可没办法向大汗交代。
再也顾不得面子,汉臣起身喊道:“请留步!”
宋捷停下脚步,脸上露出来爽朗的笑容。他此时觉得学逻辑学真好,这门课程花了不少时间告诉大家要确定‘因果’,不要被那些繁杂的内容给蒙蔽。现在只要抓住蒙古对进口火炮的急切心理,对方就完全无力抵抗。
直沽寨到大都的快马只用了一天时间就把最新谈判结果带到忽必烈的朝廷里面。蒙古贵人们热衷享受,得知可以尽情享受辛香料,得知一度断货的玻璃镜将再次供货,他们都很高兴的注视着他们的大汗忽必烈。
汉臣们就不太一样,这些人学习的多数是程朱理学,朱熹讲‘存天理,灭人欲’,并且做出了不少解释。譬如,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所以这帮人即便自己也觉得辛香料能够非常有效的化解肉的膻味,让大家享受到极大美味,却又对自己之外追求口腹之欲的人心生鄙视。
不过蒙古并不以科举取士,这些儒生们想得到官位,必须得由这些蒙古贵人推荐才行。汉臣们心里面再有想法,脸上却不能表现出来。在蒙古大汗忽必烈手下当了这么久的臣子,,汉臣们深知天人感应的屁话忽悠不了蒙古大汗,忽必烈器重汉臣,只是认为汉臣能够拿出适合汉地的统治制度,汉臣们想得到忽必烈的器重,唯一办法就是竭尽全力为大汗效力,解决那些复杂并且困难的问题。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