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小说网 > 幻想 > 带着神龙回娘家 > 第二十章 禹王送息壤
  两个人站起来后,龙王对龙一说:“九叔,我们不能按原计划办了。这样一来,你与蛇族算结上了梁子。
  “蛇王府虽然被废,但他们在神星球上生活了上万年,关系盘根错节,爪牙遍神星球都是,一下不可能扫除干净。
  “万一有怀恨报复的,我们虽然不怕他们,却耽误行程。再传到玉帝那里,倒显得咱们多事了。不如奉旨而行,早早离开这是非之地。”
  龙一觉得龙王说的在理,说道:“那就赶早不赶晚。老乡就不拜辞了。有劳你给大家说过去。”
  龙王:“这个一定。你准备好了,我烧天符了。”
  龙一点点头:“烧吧,没什么准备的了。”
  龙王在手指上祭出一团火苗,将天符凑上去,点燃了。
  说也奇怪,天符一烧完,空间立马凉飕飕的,地面、农作物、都变成了石质的。放眼望去,看不到一丝儿泥土。
  龙一也像霜打了的茄棵一样,蔫头耷拉耳的没有一点儿精神。与刚才相比,就像换了个人似的。
  “现在他的神力很弱,与凡人相差无几,但智慧不减。”龙王对亓晓婷说:“你们可以交流,他可以为你出谋划策。
  “这个空间你也尽量少待。这一变成石质的,里面就有了催眠作用。你一凡人,抵御能力差,一旦睡着了,很难醒过来。睡十天半月也不保险。
  “不过,要想让空间和九叔恢复成原来的样子,还得靠你的努力。这里面的石质土地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是用妖怪的尸体,可以化解这里的石质;二是通过积德行善,感动了上天后,可根据你善行的大小,恢复数量不等的土地。
  “而九叔的神力,则根据石质化解的多少来恢复。化解的多,恢复的多,化解的少,恢复的少。完全化解了,空间和九叔,就恢复成了原来的样子。”
  亓晓婷虽然有思想准备,还是惊诧地张大了嘴巴。机械地点着头,回应着龙王的嘱咐。
  龙王又一挥手,一副脚镣出现在他的手上。铁链子有小儿儿手臂般粗细。龙王给龙一戴上,并用一条较细的铁链挂在脚镣的中间,走路时可以提着,还能省些力气。
  “他已经没了神力,还戴脚镣干什么?”亓晓婷心疼地问。
  龙王:“这是我向玉帝提交送归方案时写上的。不这样,方案批不下来。我也只好依方案而行,玉帝那里好交代。”
  龙一苦笑一下:“没事。我在里面又走不了多少路,出去就变成凡马了,不影响咱行走。戴着就戴着,这样还能让我安生一些,不想别的。”
  亓晓婷无奈,只有用痛苦的眼神望着龙一,没再说什么。
  “我们出去吧!”龙王对亓晓婷说。
  待亓晓婷与龙王一走出空间后,龙王用手对着空间一转,空间便不见了,代之而在的是一大片绿油油的绿草地,上面鸟语花香,生气盎然。
  正在亓晓婷震惊之际,龙王递给她一枚玉质戒指,说道:“我把空间封在了这个戒指里了,就叫八龙冢戒指吧。你把它戴在手指上,想进去或者出来,摸摸手指上的戒指,心里想象着进或者出,就能进去或者出来。”
  亓晓婷很听话地把戒指戴在了左手无名指上。由于好奇,便心里想着“进”,摸了摸戒指,身体果然置身在了空间里,与进金色荷莲的气泡感觉一个样。
  一抬头,看到了病怏怏的、戴着脚镣的龙一,亓晓婷心里一阵难过。怕让龙一看到自己浸泪的眼睛,忙把视线转向别处。
  空间还是原来的面积、原来的模样,各种作物还都绿油油地长在原处,只不过现在都没了生机,立在地上一动也不动。
  亓晓婷好奇,走过去摸了摸,硬~邦~邦的,还很坚~挺,无论多么细小的枝叶,都碰不折。
  见龙一笑眯眯地望着自己,亓晓婷不由羞了个大红脸。忙眨眨眼睛,把涌上眼眶的泪水逼回去。
  “龙王给我的,我试试进和出。”亓晓婷伸着戴戒指的手指说。
  “其实很简单。”龙一笑道:“一步路也不用走,比进屋门还方便。”
  亓晓婷向四周看了看,空间壁就像一层浓雾一样,把外面挡的严严实实,什么也看不见。
  “你看见看不见外面?”亓晓婷问龙一。
  龙一反问:“你看见了吧?”
  亓晓婷摇摇头。
  龙一:“我与你一样,什么也看不见。”
  原来是封闭的!
  这样,自己在外面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了,不用担心被里面的龙一看到。
  亓晓婷放心了不少,又对龙一说:“我出去了,龙王还在外面等着我呢!”
  说着,也不等龙一表态,心里想象着“出”,一摸戒指,人又置身在绿草地上了,空间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怎么样?好掌握吧!”龙王关切地问。
  “很好,一摸就进,一摸就出,也不用走路。”亓晓婷高兴地说。
  “那你就滴血认主吧。”龙王又说:“一滴血认主,这个戒指就永远是你的了,并且成了你身体的一部分,多会儿也掉不了、摔不坏。”
  认主就认主!里面是自己的准丈夫,还有送归的八个雕龙坛,哪一个都非同小可,别再因为自己的疏忽大意把他们丢弃了。
  没有了空间,自己的性命难保不说,最主要的是耽误了龙一和另外七条龙的前程,那可是棘津州出现的八代帝王啊!
  亓晓婷赶紧咬破手指,将一滴鲜红的血液滴在了戒指上。
  说也怪,玉质戒指就像海绵一样,很快把那滴血吸了进去,不留一点儿痕迹。
  “这戒指永远是你的了。”龙王高兴地说:“从今以后,只有你才能自由进出,九叔和娇娜,我,以及所有你想让他们进的人,都得在你的带领下才能进去或者出来。”
  “这么神奇?”亓晓婷赞叹道:“连你和龙一也不能随便进出?”
  龙王点点头:“是的,因为这是你自己的空间。好吧,你闭上眼睛,我送你下去。”
  “且慢!”
  亓晓婷这里还没来得及闭睛,空中却传来一声洪钟般的声音:
  “老龙王,你也忒不近人情了吧!临走也不让我们老朋友见上一面。”
  话随人到,一个身材魁梧、面目严峻、流着半尺漂白络腮胡的老者,来到面前。
  “龙王敖广见过禹王。”龙王忙欠身抱拳施礼。礼毕说道:“形势紧迫,我怕在神星球再起事端,打算把他们送下界后,再代九叔向你赔礼道歉。没想到你还是赶来了。”
  禹王:“纵横大神用纸鹤传言告知了我,建议我送点儿神土过来,说是路上用得着。”说着望向亓晓婷:“这就是那个穿越过来的小姑娘?”
  “是的。”龙王答道,又对亓晓婷说:“这是禹王,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开国君王。”
  亓晓婷忙施礼,说道:“民女见过禹王!”
  “呵呵呵!”禹王捋着白胡子爽朗地笑道:“怪不得纵横大神直夸你,原来这么精明清爽,与龙一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
  亓晓婷被夸的羞红了脸,低垂着脑袋站立在一旁,不知所措。
  龙王忙说:“准九婶,快带我们进空间,让禹王与九叔见见面,他俩可是交情最好的老朋友了。”
  “这……”
  亓晓婷望望龙王,一脸为难。
  她自己也才试验了一次进和出,现在要带着两个大活人,而且一个是龙王,一个是禹王,她还真不知如何带进。
  “这个好办。”龙王说:“你心里想着我们,用手抚摸戒指,再想着进,就行。”
  亓晓婷如法炮制。果然,三个人一同进了空间。
  龙一见到禹王也没施礼,上去握住禹王的手,声音涩涩地说:“本该到你那里去辞行,却让你赶过来了。”
  禹王:“再晚上两息,恐怕就赶不上了。我们是老朋友,见面倒是小事,主要是误了送息壤。”又望望空间和龙一脚上的脚镣,愤愤地对龙王说:“你们也是,空间被变成石质,人也被封在里面了,又消弱了体力灵力,还给戴上脚镣干什么?”
  龙王:“也是万不得已的事,送归方案里这样定的,只好让九叔受委屈了。”
  “没什么。”龙一很潇洒地提一提拴脚镣的细铁链:“这样提着走,不碍事,走,咱屋里说话。”
  禹王很健谈,自他们进屋后,几乎光听他说话了。他说的最多的是他的女儿璪:行程一万多里路,从南方走到北方,终于找到了治水的他,还与棘津州的强喜结良缘。
  “璪和强的爱情故事,你听说过吗?”禹王笑眯眯地望着亓晓婷,和蔼地问道。
  亓晓婷见问心里一暖:这个故事太熟悉了,是流传在棘津州的一个长篇神话,大意是:
  禹最小的女儿叫璪。很聪明。禹非常喜欢她,她也很疼爱禹。禹离家治水多年未归,璪很想念父亲,便带上当时最好吃的稷米糕,顺着禹疏通的河道,向黄河中下游走去。
  她走啊走啊,不知走了多少个日日夜夜,腿累肿了,脚上磨起了血泡。但她一直咬着牙坚持往前走。当走到棘津州的时候,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因为看不清道路,脚下一滑,就从河堤上轱辘了下来。
  河堤下是很深的水,掉进去就没命了。璪一急,用力将手向河坡的土里插去,这才止住了轱辘。她用另一只手挖了一个坑,放稳了身子,才把插进土里的手抽了出来。
  忽然,一束明亮的光,从刚才插手的地方射了出来。璪感到奇怪,往插手的洞里一瞧,嘿!里面有很多宝石,那光就是从那宝石上发出来的。璪很高兴,伸手从洞里抓出一颗又大又红又亮的宝石把玩起来。
  那宝石没了黄土的遮挡,光芒四射,照的黑夜如同白昼。
  土地神见了,十分惊慌。正打算用黄土去埋,发现宝石被璪擎在了手心里。禹是未来的帝王,璪就是未来的公主了。土地神不敢得罪,就和颜悦色地对璪说:“亲爱的璪,你要是喜欢这宝石,就在夜间拿着它玩儿玩儿。天亮以前,你一定要把它再埋回土里。千万别让白玉凤星看到它的光芒。”
  “这是为什么呢?”璪不解地问道。
  “因为白玉凤星最恨世间能发光的物品。”土地神说。
  “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白玉凤星本身不会发光,是借着太阳的光芒显示自己的。要是别的物体发出光来,她认为是在与太阳竞争,消弱她的光辉。一见到有发光的物体,她就嫉妒,心生恨意。就会用神土息壤去埋没。
  “实话对你说吧璪,几万年前,这里是东海西岸,你拿的这颗宝石,就是龙族的人们捡拾深海里的珍珠,堆起来的珠宝山。
  “由于白玉凤星的嫉妒,他们本来保管的很好的。一日东海龙王敖广忽然心血来潮,来到岸边跟一个叫陈祺的小孩下棋。龙王输了几盘后,便以半壁珠宝山做赌注。结果他又输了,只好让陈祺拿走了半壁珠宝山。
  “陈祺不知就里,把半壁珠宝山放在了东海西岸上。白玉凤星看到了,气得大发雷霆。
  “这时,正好妖族和巫族大战,共工怒触不周山,天水倾了下来。白玉凤星趁着这个机会,用神土息壤把东海岸上的以及海里的珠宝山全埋住了,东海也因此向东移了一千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