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小说网 > 科幻 >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 467 17%效率达成,为国争光!(求月票)
  模拟实验室中,许秋发现将“真空放置一段时间”和“顶电池三元化”两种策略综合在一起,确实能够实现1+1>1的效果。
  不过,现阶段的最高器件效率仍然没有突破17%,只有16.94%,相较于前值的16.66%和16.83%,提升幅度并不高。
  许秋估计是因为摸索时间比较短的缘故。
  这种开创性的摸索工作,只能交给模拟实验室III来进行。
  模拟实验室III中,只有两个高级模拟实验人员,就算它们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加起来的工作效率也只有现实中的十倍左右。
  对于普通器件的体系来说,模拟实验室III出马,耗费一两天的时间,就相当于现实中连续工作十多天、二十多天,足够把条件摸索的较为完美。
  而叠层器件的摸索工作非常的繁琐,给模拟实验室几天的时间显然是不够的。
  虽说如此,模拟实验室其实已经做了不少的工作,初步得到了器件效率随顶电池和底电池厚度变化的二维图谱。
  只是这个二维图谱的精度不够,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把最佳条件给找出来。
  许秋从二维图谱中,找到了两根主要的等效率线。
  14%等效率线:顶电池厚度处于90-180纳米范围内,底电池厚度处于120-300纳米范围内的条件下,得到的叠层器件效率,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达到14%以上。
  16%等效率线:顶电池厚度处于120-150纳米范围内,底电池厚度处于180-210纳米范围内的条件下,器件的效率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达到16%以上。
  之所以说是大多数情况,是因为得到的等效率线并不是一个矩形,而是一个近似于三角形的样子。
  也很容易理解,比如在第一种14%等效率线的条件下,选取两个边界条件,顶电池厚度90纳米,底电池厚度300纳米,这样得到的器件性能肯定不会很高。
  因为底电池做的非常的厚,它会吸收较多的光,短路电流密度较高,而顶电池厚度比较薄,得到的短路电流密度较小,难以和底电池相匹配,进而就会造成器件性能损失。
  因此,现在许秋要做的事情,就是在16%等效率线中,把最高效率点给找出来。
  他打算亲自上阵,进行实验。
  之前模拟实验人员摸索的时候,是以30纳米厚度做为间隔摸索的。
  许秋准备以10纳米为精度,那么顶电池厚度120-150纳米范围内,一共有4个档次,底电池厚度180-210纳米范围内,同样有4个档次,也就是一共要摸索4*4=16种条件。
  如果每种条件制作3批器件,每批器件重复3片,一共16*3*3=144片,这太多了,一个半小时绝对做不完。
  如果每种条件制作2批器件,每批器件重复2片,一共64片,好像还是挺多的样子。
  思索片刻,许秋决定继续降低标准:
  每种条件制作1批,每批器件重复1片,那么总器件数量就缩减到只有16片。
  一般光伏器件都要重复10批以上,但现在许秋没有那么多时间,就只能希望自己欧一些,可以一发入魂,突破17%!
  考虑到接下来的实验工作可能会消耗比较多的时间,许秋先是回到现实。
  他看了看周围,发现没有什么异常情况,然后调整了一个比较舒服的坐姿,重新返回到模拟实验室中。
  接着,许秋开启了尘封许久的模拟实验室I。
  随着系统的不断升级,模拟实验室I现在已经可以开启最高64倍的加速功能。
  不过,因为模拟实验室II和III可以自动挂机的缘故,所以许秋很少用模拟实验室I。
  但其实,64倍的加速,这个功能还是非常强大的。
  对于蒸镀操作来说,本来要抽一个小时的真空,在64倍速的条件下,就只需要一分钟的时间。
  蒸镀过后要放置12个小时,64倍速换算过来,也只要10分钟。
  当然,积分消耗也是非常的夸张,64倍速使用一个小时,就需要消耗6400积分。
  好在许秋现在剩余积分非常的多,有20多W,足够他挥霍了。
  模拟实验室I中除了可以加速外,还有不少其他额外的好处。
  一方面,基片不用清洗。
  而且,最近因为在做叠层器件,所以现在的基片都已经按照最佳的条件,旋涂好了用于叠层器件的两层传输层,氧化锌和PFN-Br。
  因此,可以直接从底电池的有效层开始旋涂,从而节省大量的时间。
  另一方面,模拟实验人员已经通过若干次旋涂实验,结合光吸收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得到了旋涂转速和膜厚之间的对应关系。
  许秋可以直接按照指定转速旋涂,即可得到对应的膜厚,不需要自己重复摸索,也节省了不少的时间。
  准备就绪,开始实验。
  许秋取来旋涂好两层传输层的基片,首先开始旋涂不同厚度的J4:IDIC-M,作为底电池有效层。
  在旋涂的过程中,并不能全程64倍加速。
  比如夹取基片等过程,必须要按正常速度或者低倍加速。
  不过,在基片旋转的时候,还是可以加速的。
  换算下来,平常旋涂一片需要用时2分钟,现在64倍速下,大概需要用10-15秒钟。
  16片涂完,一共消耗了5分钟不到的现实时间。
  接下来,许秋继续旋涂M-PEDOT,作为第三层传输层,旋涂氧化锌,作为第四层传输层。
  这两层旋涂过后需要擦片、退火。
  退火虽然需要十分钟到十五分钟,但因为可以把所有基片放在一起退火,所以在64倍加速下,实际耗时可以忽略不计。
  两步旋涂,加上擦片、退火,合计时间每片基片大约30秒左右,共计消耗10分钟不到。
  许秋继续旋涂顶电池的有效层,PCE10:PCBM:COi8DFIC。
  这步耗时和底电池有效层旋涂类似,同样是5分钟不到。
  最后一步,是蒸镀三氧化钼和银电极。
  在蒸镀之前,许秋突然灵机一动,他把旋涂出来的16片基片,各自复制成10份,准备同时蒸镀10次,这样就可以得到10批器件。
  虽然这10批器件的有效层都是完全一样的,但是因为蒸镀操作有差异,可以以此近似的排除蒸镀操作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包括之后的真空放置操作,许秋也准备同时复制出来多个器件,然后摸索不同放置时间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这样,他虽然只做了一批器件,但是实际上已经把包括蒸镀、真空放置的重复性实验都同时完成了,有更大的概率可以让自己的器件效率波动的更高。
  这算是作为人的优势,如果是模拟实验室的模拟人员进行操作,是玩不出许秋这样套路的,它们只会按部就班的一批一批器件进行制备。
  就是不知道现在许秋把这个方法开发了出来,他们会不会同步的学会,这一点还有待观察。
  接下来,许秋蒸镀了10批器件,并真空放置,在64倍加速下,加起来一共不到30分钟时间。
  10批器件全部制备完毕,共计耗时45分钟左右。
  看似初始条件下许秋只做了16片器件,但经过两次复制,总的器件数量已经膨胀到了1000多片。
  终于到了激动人心的测试环节了。
  因为有加速,所以测试还是比较快的。
  基本上连线完成,就可以秒出结果。
  差不多平均15秒能测试得到一个结果。
  许秋选取了自己蒸镀时手感最好的那批器件,统一选择真空放置时间条件为12小时。
  开舱,进行测试。
  许秋的策略是,把初次测试效率低于16.5%的器件直接舍弃。
  如果初次能达到16.5%,那么就给它三次扫描机会,如果性能达不到17%,就直接舍弃。
  就这样,许秋接连测试了1#到12#,共计12片器件。
  其中,最好的一个体系是7#,最高效率达到了16.96%,离17%非常近了。
  当时许秋额外破例,给了它更多的几次机会,结果,越测越低,最后他只好放弃。
  直到第13#器件,许秋终于第一次拿到了初始效率超过17%的数据,达到了17.07%。
  他更换了遮挡板的位置,连续扫描了十个数据,最高效率为17.11%。
  许秋想了想,先把14#、15#、16#测了一遍,发现没有其他初始效率超过17%的器件,然后就开始专攻13#。
  13#对应的加工条件,是顶电池厚度约130纳米,底电池厚度约190纳米的条件。
  许秋找到了13#器件上百个“兄弟姐妹”们,进行测试。
  首先,是不同蒸镀批次,同样12小时真空放置时间下的另外9个13#器件,测试完毕后,最高效率提高至17.27%。
  接着,是针对效率17.27%这个最佳批次下的13#器件,在不同放置时间下的器件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放置时间在16小时的器件,性能最佳,可达17.36%。
  拿到了最终的17.36%的结果,许秋了长呼一口气。
  这一个多小时折腾下来,他基本上没有一刻是能休息的,全程都在专注的进行高强度操作。
  许秋有种身体被掏空,进入了“贤者时间”的状态。
  好在,结果非常的不错,终于取得了突破。
  而且,现在只是初步摸索的结果,之前数据量能做上去的话,器件性能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因此,现实中重复出超过17%效率的概率非常的高。
  许秋看了眼时间,距离考试结束还有二十分钟左右,便没有急着出去。
  他先是将当下的最佳条件,交给模拟实验人员进行批量重复,然后开始盘点叠层器件一步步走过来的历程。
  最开始,是基于半透明器件,制备较为简单的“四终端法”叠层器件,当时底电池用的是半透明器件,结果发现即使是薄层金属电极,光损失仍然非常高,最终的器件效率总是小于10%,这说明“四终端法”并不适合有机光伏体系。
  于是,许秋选择了“二终端法”,开始重新尝试,结果若干个体系试下来,终于把效率做到了10%。
  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工艺摸索,许秋选择了两个高效率的体系,底电池J2:IDIC-4F,顶电池PCE10:IEICO-4F,器件效率终于突破12%,打破了当时叠层器件的世界纪录。
  再后来,许秋对“二终端法”的叠层器件的器件结构进行优化,不使用中间的薄层电极作为电荷复合层,而是直接用两层几乎透明的传输层取代,这样可以显著减小顶电池器件的光损失,极大的提升顶电池的电流密度,效率跃升到14%。
  接着,许秋在J2:IDIC-4F中引入PCBM,用于调控顶电池和底电池之间的光吸收,使两者的短路电流密度可以更加容易的匹配,成功将效率冲上15%,突破了有机光伏领域公认的一大门槛。
  然后,许秋看到Y系列受体在叠层器件中的折戟沉沙,觉得在设计叠层器件结构的时候,不能单单以原单结器件的效率为基准,而是要更多的考虑底电池和顶电池的适配情况,于是他将IDIC-4F替换为光吸收范围偏向于短波长范围的IDIC-M,进一步将器件效率往上推进了一些,达到了15.5%。
  再然后,许秋试图寻找其他课题组开发的近红外非富勒烯受体,来取代原先组里使用的IEICO-4F,结果发现国家纳米科学技术中心李丹课题组开发出来的COi8DFIC,与之前自己的体系最为匹配,最终效率突破16%。
  前几天,学妹心血来潮做了一批器件,结果现实器件的效率反超了模拟实验室的结果,经研究发现“真空放置”可以提升部分体系器件的性能,通过这种策略,成功将效率提升至16.5%以上。
  同时,许秋还从李丹课题组的三元文章中获得了灵感,将PCBM从底电池有效层中取出,放到顶电池中,最后同样将器件效率提高到16.5%以上。
  现在,许秋整合了“真空放置”和“顶电池三元化”两大策略,亲手操作,终于将器件效率做到了17.36%!
  盘点完毕,许秋感慨万分,想要拿到现在这个结果,确实非常的不容易。
  即使在有系统这个大杀器的情况下,叠层器件从零开始一步步优化,也花费了两个多月的时间。
  这是许秋迄今为止,耗时最长的一个工作。
  按照模拟实验室的工作效率是现实的十倍来计算,如果换算成现实时间,摸索的过程可能要长达一两年之久。
  其实,这也是CNS级别的工作,普遍需要的工作量。
  除非是那种开拓新领域的发现,比如“用胶布撕石墨烯”之类的。
  但到了现在的阶段,这种新的领域想要开拓出来,非常的困难。
  哪怕是诺奖级别的科研大佬,也不能保证自己在有生之年里,还能够开拓出一个新的领域来,这非常的看运气。
  因此,现阶段都是在现有的领域中拼杀,试图在某个维度上有所突破。
  而突破所需要的时间,通常都是以年来计算的。
  这也是CNS和AM的不同,许秋叠层器件这一步步优化的过程,如果拆开发表文章的话,每一步优化都能发一篇AM,甚至有的都能达到《自然》大子刊的级别。
  现在许秋把它们合到一起,只为冲击一篇CNS。
  除了文章方面,许秋把有机光伏的世界纪录再次刷新,而且大幅领先于国际其他研究者,这是非常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事件。
  许秋也算是为国争光了。
  其实,2015年前,国内在光伏能源相关的研究非常的落后。
  根据漂亮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出具的各类光伏效率进展图中,包括硅、铜铟镓硒、砷化镓、碲化镉、有机光伏、钙钛矿等各种类型的效率世界纪录,国内上榜的次数不足一成。
  不足一成,那都是好听的说法,换成不好听的,就是几乎为0,榜单上几乎看不到国内高校或研究所的名字……
  占比较多的是NREL本身,它们就是漂亮国专攻光伏、能源相关的研究所,里面有若干个部门,分别攻关不同领域,魏兴思之前就是从那边出来的。
  另外上榜次数非常多的组织,还有漂亮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袋鼠国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等等。
  当然,这张图表统计的时间是从1975开始的,国内几乎没有上榜,也和国内科研圈是近十年来才开始发力有关。
  现阶段,除了有机光伏外,包括钙钛矿光伏领域,国内的发展也非常好,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进展,也算是和有机光伏双管齐下。
  此时,现实中。
  讲台上的汪继增一直在观察着许秋,他自然听说过许秋的大名。
  不仅如此,他还经常跑到魏兴思课题组的网站上,查看许秋最近有没有什么新的工作发表。
  结果,每次看几乎都有新的文章出来,而且还都是自己求之不得的AM级别以上的文章。
  因此,汪继增非常好奇这位传奇人物,是怎么做到发文章如喝水一般的呢?
  作为一个青椒学者来说,文章就是压在他们头上的一座大山。
  尤其是像他这种没有什么背景的青椒副教授,能否晋升教授,几乎全靠自己的学术成果。
  之前在监考助教的名单上看到了许秋,汪继增还有一丝莫名的感觉。
  想着能不能借此机会结识一下对方,请教一下发文章的秘诀,结果发现许秋非常的“高冷”,发完试卷就坐在后面的座位上。
  然后,纹丝不动。
  是真的那种纹丝不动。
  汪继增内心感慨,果然,别人成功不是偶然的。
  这种定力就不是自己能做到的。
  就在这时,汪继增突然看到许秋动了,好像要起身的样子。
  然后起了一半,没起来,又跌坐了回去,还发出了轻微的撞击声。
  这是在做什么,一种特殊的修炼手段吗?
  果然,大佬的世界,和我这等凡人并不一样。
  另一方面,许秋从模拟实验室返回现实,发现自己保持一个动作连续坐一个小时,屁股和腿都坐麻了。
  本来想站起来的,结果起了一半发现起不来,就又坐回去了,结果力度没控制好,发出了“duang”的一声,好在周边没有其他学生,不然就尴尬了。
  这让他想起了之前的黑历史。
  当时许秋在卫生间里以蹲着的状态,进入模拟实验室,结果回到现实,发现腿麻了,差点掉坑里……
  因此,之后他如果要长时间在模拟实验室中做实验的话,基本都会选择在寝室的床上进入模拟实验室。
  平常在外面的话,一般只是进去看一眼结果就跑,不会待在里面太久。
  坐在座位上缓了一阵子后,许秋终于恢复了正常。
  他起身巡视了一番,发现这届学生都比较乖,居然没有作弊的。
  不过仔细想想,这是门专业选修课,可能难度并不是很高。
  同时,闭卷考试的考题难度一般也比较低,主要是为了不让学生挂科。
  而开卷考试反而因为可以查阅资料,老师会把难度设置的比较高,不然最后全部都是满分,就很难给成绩。
  开卷考试为了区分A档和其他档,老师在出题时,要么出几道有区分度的题目,比如像《复合材料》老师就把课堂上讲过的,PPT中没有的题目考了出来;要么就把试卷题目设置的非常多,用来筛选那些写字手速比较慢的学生。
  许秋溜达了一圈,最后走上了讲台。
  他发现从上面往下看,视角非常的清晰,几乎是一览无余,如果下面的学生有什么异常的情况,一眼就可以发现。
  许秋突然明白,之前他都能发现的作弊现象,大概率监考老师也可以发现,只是他们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又过了一会儿,考试结束的钟声,终于再次响起。
  这场考试提前交卷的人并不多,只有三个,剩下的都拖到了最后。
  一般要提前交卷的话,都是交的很早,提前二十分钟或者半小时的样子。
  快到考试快结束的时候,再提前交卷,监考老师一般就不会同意了。
  因为可能会比较乱,影响老师收卷,而且在装订试卷的时候,需要按照学号进行排列。
  如果提前交卷的人太多,乱了顺序,还需要手动排列,就比较麻烦。
  PS:求保底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