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小说网 > 科幻 > 大明文魁 > 一千两百五十章 当年之事
  与陛下联姻?
  梅家兄弟二人皆露出了深思的神色。
  “我记得大公子有一位小公子吧,马上年及弱冠了。”
  梅堂点了点头道:“正是如此。不知大宗伯言下所指得是哪位公主?”
  林延潮道:“当今陛下的妹妹,年纪最小的延庆公主已于万历十五年下嫁,所以我指的当然不是先帝的子女。”
  梅堂闻言面色有些凝重:“启禀大宗伯,其实此事我们梅家也有考虑过,但顾虑是一与天家联姻,种种约束太多,二来眼下宫里局势未明,不敢贸然行事啊!”
  林延潮点了点头,梅家果真考虑周全。
  这宫里局势未明,当然是指东宫储位未立,王恭妃,郑贵妃二人不知将来哪个可以母仪天下,所以这个时候下注风险极大。
  林延潮笑道:“我当然指得不是旁人,而是当今天子的嫡女荣昌公主。”
  天子嫡女就是王皇后所出。
  国本之争到现在,民间有一个误解认为王皇后不会再生育,故而请求立皇长子,实际上王皇后生育了一女,此人就是荣昌公主。这也是天子唯一的嫡女。
  “这……”
  林延潮道:“将来东宫所出不在恭妃即在贵妃之子,在这个时候无论选择任何一人,难免都有侥幸之心,遭到陛下之忌。但荣昌公主不同,乃皇后所出。陛下知道了只会更加高兴。”
  “这一次你们因中旨封官,满朝文臣必然因此不满。所以补救之法就是你们成为皇亲,你们若为皇亲,从此以后就不能在官场上更进一步,但反而能安了文臣们之心。只要你们能谨守本分,文臣们再如何也不会与皇亲为难。”
  梅家兄弟二人明白了林延潮的意思。
  这就是涉及到皇商的身份,天子赐官是希望他们是以官员的身份担任皇商。
  但林延潮觉得不妥,如果是官员升授考核都要经过吏部,都察院等等的监督,而且逃不开官场倾轧,所以跳出这个圈子成为皇亲,以皇亲的身份担任皇商这才是稳妥之道。
  同时他还可以通过梅家这渠道来结交宫闱。比如张诚,陈矩等等。
  当日林延潮与梅家兄弟聊了一阵,二人方才离去。
  之后林延潮自是无暇见翁正春他们。
  至于翁正春,史继偕,毕自严三人在林府住了一晚,他们也知道林府其实甚为狭小,故而不敢多打搅,次日即搬至了福州会馆。
  福州会馆对于每一个进京读书人而言并不陌生。
  到了会馆后,史继偕,毕自严都是高兴,却见翁正春心情不是很好。
  毕自严当即问道:“兆震兄为何闷闷不乐?”
  翁正春苦笑道:“我也不知是第几次下榻这福州会馆了。”
  毕自严一愕,他见翁正春年不过三十多岁,但没料到他已是考了这么多次会试。
  翁正春叹道:“当年我与大宗伯并为万历四年的同榜举人,当时他乃解元,我是孙山。后来他中会元时,我也是在场的。但我却屡次落榜,最后绝了科场之意,去地方任教谕。但大宗伯却鼓励我再试一科,所以今科我又来了。”
  毕自严能够理解翁正春的心情,正要劝解几句,这时候却见会馆里读书人一并涌了上去,但见他们口中言道‘卢大人来了’,‘卢大人来了’。
  史继偕一愕问道:“这卢大人是何人?乃本乡名宦吗?翁兄可知?”
  翁正春闻言神情有些黯然道:“怕是诚之兄吧!”
  说完但见一名官员踱步而入,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年与林延潮同榜的同乡进士卢义诚。
  卢义城为官十载,官至户部郎中,之前内外轮转到广东任了知府。但知府为正印官,卢义诚因才干平庸,任官后无法平定当地土客纠纷。于是他任期未满时,就托人调回京师,现任顺天府治中。
  治中虽是正五品,但是天子脚下的地方官,自是非寻常可比。现在一见到卢义诚,会馆里的举人们都是迎了上去。
  史继偕听说是卢义诚后,也是知道这位同省前辈的名字。他向翁正春问道:“治中负责春闱考场治安之事,若是结识了他,考场上倒是能多些方便。”
  毕自严道:“此人虽说官声平平,但结识一二也是无妨。”
  翁正春本不愿意与卢义诚相认,听二人这么说于是道:“不是我不愿代两位引荐,只是……哎。”
  史,毕二人以为翁正春多次落第,在卢义诚面前难以抬起头来。却不知翁正春不喜卢义城为官后的得意忘形,他们这些以往与他相熟的举子都不愿与他往来。
  “那就算了吧。”史,毕二人都是很通情达理。
  几人回到会馆后堂,找了一张四方桌坐下,让掌柜准备饭菜。
  毕子严嫌京城馒头甚小,于是直接向掌柜要了一盆的馒头来。史,毕二人见怪不怪,倒是其他的士子纷纷侧目。
  毕自严笑着道:“某饭量一向甚大,还是老规矩这顿饭某请了。”
  翁正春,史继偕一并道:“正当如此。”
  说着三人大笑,而翁正春,史继偕都是各点了一碗阳春面。
  毕自严闻言不快道:“二位为何替毕某省钱?难道毕某是小气之人吗?”
  史继偕笑着:“齐鲁自古多才士,景会不仅才华横溢,为人也是豪爽,这我们都是知道的。但是我等此举倒不是替你省钱,只是我等出门在外,自不比家中能省一点是一点。”
  翁正春点点头道:“正是如此,景会你就听他的话吧。”
  毕自严闻言深感二人之情,当即点了点头拿起馒头大嚼。
  这时候从前堂走来几名士子,这几人一面走一面摇头相互道:“什么同乡名宦,不过是名利之徒。”
  “说什么认识几位翰林及礼部的官员,给我等引荐一二,还不是看那个举子家资丰厚,我等穷酸根本就不理睬。”
  “捞钱都捞到同乡的身上来了。”
  “那么咱们不去理会他就好了。”
  “不理会他?没听见他方才言下之意吗?其他各府的举人都托人送文章呢。若是揭卷后,你的名字考官不识得,就算文章再好,哪个考官肯取你。存着私心鬻举,那自有王法惩之,但以私心黜你的卷子,谁又能说什么?你能保你七篇文章一丝错处也没有吗?鸡蛋里真挑不出骨头来?”
  “揭卷?难道考场上不糊名誊卷吗?”
  “这你就不知了,最后排榜时要揭名的。”
  “哎,难道真要去求他?”
  翁正春,史继偕闻言脸色都是一变。
  史继偕问道:“克生兄,你以为这话可信吗?”
  翁正春摇了摇头道:“我参加那么多春闱从来没有听说过此,大多数考官都是饱学鸿儒,能够秉持公心。我等还是凭真才实学,就算不中也没什么,莫要钻营这些歪门邪道。”
  “歪门邪道!这位仁兄,此言不妥吧!”但见一名举子走了过来,直接驳了翁正春的话。
  翁正春看了对方一眼,正要起身解释,这时候但见卢义诚也穿着官袍走了进来。
  那名举子一见卢义诚当即上前行礼道:“学生见过老师。”
  卢义诚微微点头,却见这名举子对翁正春看了一眼,然后来到卢义诚耳边说了几句话。
  卢义诚一听眉头一皱看向了翁正春,一见之下觉得有几分眼熟。
  对方乃朝廷五品命官,翁正春不敢怠慢起身道:“同乡末学翁正春见过卢大人。”
  卢义诚这才恍然,然后皮笑肉不笑地道:“我道是谁,原来是故人啊!”
  翁正春见后堂人渐渐多了,连忙道:“卢大人,方才是我失言,但我并非有意拆台……”
  卢义诚伸手一止,双手负后审视起翁正春。
  现在卢义城的地位早已是今非昔比,再也不是当年那个知道自己中了进士即昏倒在地的小举人。但卢义诚也明白到了自己这个地位,上面没有有力官员说话,自己又是才干平平,已经是很难再进一步,所以近来他也少放了心思在官场上,而是放在了这些同乡考生身上。
  翁正春垂下头道:“卢大人,当年你我同在会馆备考时,大家一起切磋学问。你也知道我的为人,方才之言并非有什么恶意。”
  卢义诚点点头道:“切磋学问?听翁兄的意思,要重提当年卢某请你指教过文章的事,你恐怕因此一直沾沾自喜吗?”
  翁正春一愣,他记起来确实当年名为切磋,其实都是卢义诚向他讨教学问,而他是知无不言。
  卢义诚笑了笑道:“卢某寒门出身,中举人前是家徒四壁,父母也是目不识丁,卢某有今日全凭自己。而翁兄你呢?乃名儒之后,在我等同乡举子之中,你是早早名声在外。那时候当今之大宗伯对你也是礼重三分啊!”
  “不错,卢某是一穷二白,书也没读过几本,故而向你讨教。但翁兄甚是倨傲,对我爱理不理,有空时劳你还费心解答一二,无暇时伸手一拂如驱蝇虫。”
  翁正春闻言顿时涨红了脸,他当时对卢义诚是有问必答,何来有态度不耐烦的时候。
  卢义诚冷笑道:“但是最后及第之人是我,却不是你,故而你因此怀恨在心,在背后编排我的不是吗?”